成立于1969年的Sysco无疑是餐饮供应链行业的标杆企业,其服务着超过60万家餐厅、饭店、医院和学校等场所。2018财年Sysco的营收为587亿美元,与此同时,中国餐饮供应链头部企业美菜的营收仅为100多亿人民币。
这也导致“谁能成为中国版Sysco”的命题一直被热议,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公开表示,创办蜀海就是受到Sysco的影响,美菜创始人刘传军也在多个场合表达出对Sysco的推崇。
细数Sysco的发展史,会发现并购是其业务飞速发展的核心支撑,截至2018年末,Sysco已累计并购198家公司。本文将通过回顾Sysco的并购历史,详细探究其并购逻辑究竟是什么?
Sysco的发展史就是企业的并购史
并购是Sysco的天然基因,这点从成立之初就看得出来。1969年,约翰·鲍格(John F. Baugh)将他的零度食品公司(Zero Foods),与其他8个小型食品配送商合并,希望借此可以在所覆盖的区域内配送任何食品,星图平台注册同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Sysco。
成立伊始,Sysco的收购标的大部分是小食品配送商,通过并购进行地域的横向扩张。1970年,Sysco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收购了Arrow Food Distributor,1976年又收购了Mid-Central Fishand Frozen Foods Inc。通过这些措施,1979年Sysco的营收正式突破10亿美元。
20世纪80年代,Sysco开始着眼于收购大公司。1984年,从Sara Lee购买了PYA Monarch旗下的三个公司;1988年以7.5亿美元收购了当时全美第三大食品配送商CFS Continental。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,Sysco进行了43次并购,服务区域几乎覆盖整个美国,年营业收入达到68.5亿美元,占8%的市场份额。
之后,Sysco的并购脚步也未曾停歇,2016年,Sysco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伦敦食品服务经销商Brakes Group,这家公司旗下有4000多个自营品牌,供应产品超过5万个,2015年营业收入约为50亿美元。
规模化的集采与配送进一步放大了Sysco的利润空间,这也意味着有更大空间对竞争对手进行价格打压,以此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,这又进一步放大了品牌价值,从而形成了一个积极的正向循环。
以上种种措施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,Sysco的存货周转率平均在16.3左右,高于零售企业沃尔玛的8.4和永辉超市的9.7;同时并购也给Sysco带来了持续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,基于现金流的回收能力,Sysco构建了整套可复制可输出的经营管控体系,以这套体系为基础,才构建了Sysco的金融运作体系。
亿欧梳理了近年来Sysco的资产负债率,2015年开始Sysco出于并购需求大幅举债,资产负债率逐渐提升。不过Sysco的负债主要以5年以上的长期负债为主,财报显示,2018年,Sysco长期负债的占比超过60%,这也使得负债对Sysco的整体经营影响并不大。
在拜访餐饮供应链企业的时候,每个从业者都对亿欧表达过这一行业的辛苦——事情多、收入少。在美国也同样如此,2018财年,Sysco 销售额587.27亿美元,净利润14.31亿美元,净利率仅2.4%。
在净利率不高的情况下,由于Sysco的杠杆率较高,因此导致其ROE(净资产收益率)持续增加,2018年甚至达到58.54%的高位,远高于茅台的34.46%。
简而言之,Sysco模式成功的核心模式是选择足够长、有壁垒且现金流充沛的大赛道,寻找能够折价买入的运营类资产,导入管理模式降低成本,通过市场份额的扩大提升定价能力与现金流回收能力。
然后通过金融杠杆完成并购整合,持续将现金流投入到一个能够源源不断产生经营性现金流的资产,并在过程中循环、持续的加强改善现金流的经营能力。
这也正是Sysco的并购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