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九点半,钻进一家便利蜂,顺手挑了两袋面包,星图注册自助结账时很意外,原价10元的商品最终只需要支付3.07元。分析了结账单发现,日常消费积攒的“蜂蜜”(便利蜂的积分体系)抵扣了3.08元,优惠+限时折扣节省了3.85元。又仔细看了这两袋面包的保质期,距离过期还有一天的时间,也就是“临期食品”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以折扣价格购买到合格的商品可以获得实惠。而对于便利店来说,临期食品处理是不可避免,也是非常头痛的问题,甚至有些商家晚上九点半会大规模废弃临期食品。便利店行业本身来看,毛利并不高,解决临期食品废弃的问题,降低损耗成本是实现盈利模型更加健康的重要举措。通过打折售卖的方式解决临时商品的废弃问题实际上是双赢,但便利店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建立价值认同,更应该是借助技术手段来缓解,即,想办法,无限减少过期食品的存在。
据了解,便利蜂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向:一是控制生产量。每天晚上都在重复大批量废弃侧面反映的是订货体系存在问题,一个好的订货系统一定是最大程度地增加销售机会、减少废弃率,并且让生产量刚好满足销售需求,或只是稍稍多一点,这个“一点”越少越好。二是在销售过程中不断采取促销方式,鼓励大家购买临期产品,使得产品能在过期之前卖掉。
便利蜂给出的具体做法是:
首先是做到订货更精确。有别于传统便利店的店长下单模式,便利蜂都是系统自动订货,无需店长或店员的参与。便利蜂做了实验,系统订货比最有经验的店长准确度至少高40%。此外,门店货架与中台系统相连,每一个商品是几点、以什么价格销售的,单个商品每天、每周、每月的走势,都自动同步到中台,系统由此分析、计算出每个商品第二天的预售量,再下单订货。这个系统每时每刻都在更新,每天都有新的计算结果,保证着商品数量无限趋近需求,不过量,也不紧缺。
其次是鼓励短保商品销售。在民航业和酒店业,商品一旦到了时间就一钱不值,所以他们一定要在到期之前,实现售卖收入最大化,因此,会根据销售状况不断调整售价。这套收益模式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学原理,在航空公司,收益管理部门是全公司最受尊敬的部门,技术含量最高。
便利蜂的短保商品(保质期在24-72小时)也引入了这套模式,像机票打折一样对面包打折。经常逛便利蜂会听到广播提示“商品价格即将发生改变,请您尽快付款”,如果留意价签,能发现有些电子价签会突然从黑白变成红白,就像这样:
这是实时变价,也是系统自动调节,无须人工介入。每15分钟会发生一次变价,每次涉及的商品不同。短保商品变价非常频繁,会在临近保质期之前不断降价,晚上8点半之后,有大量优惠的便当、饭团、三明治、甜点,鼓励大家购买。
便利蜂的做法虽不能保证做到完全没有浪费,但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尽量解决这一两难问题,取得的效果非常不错,据了解目前能够帮助便利蜂提升30%左右的收益,也能让便利蜂更加快速地度过开店前期的“磨合”。举个例子,便利蜂一家新店,开业不久每天晚上11点后,店员都要从货架上收掉大量过期的食品,销毁。两周之后,同一家店,晚上只有很少废弃食品,大部分都在过期前卖掉。
有国内的学者团队统计,中国年食物损耗和浪费为1.2亿吨,重量相当于产粮大省黑龙江2017年谷物产量的4倍还多。而一向注重食物品质的日本从2019年11月实施《食物浪费削减推进法案》,日本零售业者开始采取举措,包括7-11自2019年秋季起实施临期的盒饭和饭团的实质性降价,鼓励民众购买快过期的产品,呼吁减少食品浪费。
减少食物浪费不仅是社会问题,也是行业问题。用技术手段在行业端来解决减少食物浪费无疑更加快速,星图注册也更加可落地。相信被称为便利店新物种的便利蜂在晚上九点半的做法,会给行业带来一些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