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上半年的全行业跟风,再到下半年哀嚎一片。不到一年时间,前置仓就履历了岑岭到低谷的过山车。
克日,盒马mini两家新店在上海郊区完工,作为首个跑通模式的创新模式,盒马mini即将走出上海,复制天下。而京东类mini模式的“七鲜生涯”、 “七范儿”,也相继在北京完工,为京东新零售探索开启新的航道。
站在2020年的新起点,在前置仓迟迟打不开盈利大门的靠山下,小店模式所动员的“线上线下联动机制”,似乎成为行业巨头们的新宠。
2019年上半年,前置仓大热,逐日优鲜、叮咚买菜、朴朴超市等创业公司,抢尽风头,动员盒马、永辉、美团等电商大佬也纷纷作出实验。
然则好景不长,受流动性削减等影响,生鲜行业洗牌加剧,盈利压力陡增。受此拖累,靠补助生计的前置仓模式最先边缘化。
最先求变的零售老大哥永辉,在剥离巨亏的永辉云创之后,迅速瞄准社区生鲜场景,结构永辉mini新业态。
最新的财报显示,永辉2019 年前三季度新增510家mini店,与永辉超市形成互补效应,动员这艘零售巨轮扭亏为盈,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双激增。
2019年6月,盒马首家mini店曝光,凭借着高坪效、低投入的效率,盒马mini三个月便能实现盈亏平衡,让盒马总裁侯毅大赞其“完全可以替换前置仓”。
颗粒度更小,盈利能力更强,投入更小,让小店模式为隆冬中的巨头带来生气。
在关闭了首家门店后,京东创新业态7鲜生涯高调落户北京,聚焦白领生涯的七范儿也紧随其后开业。相比之前的7鲜超市,新业态不仅商品设置更为聚焦,还模拟盒马把配送局限缩小至1.5公里,运营成本获得有用控制。而小店所带来的精细化运营能力,让其开业以来生意火爆,一扫之前关店的阴霾。
相比小店的众多入局者,前置仓的基本却摇摇欲坠。去年下半年最先,逐日优鲜、叮咚买菜等行业领跑者接连被曝出资金断裂、融资难等问题。
前不久,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逆势喊出“春天来了”的口号,号称成熟前置仓的净利润达3%。但话音未落,叮咚买菜悄然把免费配送门槛提高到了28元。梁昌霖所提倡的高复购率,在提高配送门槛止亏的现实眼前,变得不堪一击。
与此同时,老虎基金在投资逐日优鲜D轮之后,就转身投资了其他生鲜偕行,而一直以来的支持者腾讯,现在对逐日优鲜的态度也显得犹豫不决。这使得逐日优鲜创始人近期不得不从上海回到北京再次追求融资。
食行生鲜创始人张洪良说,食行生鲜仅用逐日优鲜1/10的融资额就实现了其近一半的DAU(日活跃用户数量)。言下之意,逐日优鲜用烧钱堆积起来的流量,基本不稳。
不管是美团买菜照样永辉生涯·抵家,虽然宣结构部跑通,但除了客群匹配度高的前置仓能够盈利,大部分前置仓都是陪跑。相比于验证模式获取盈利,前置仓之余永辉和美团,有价值的只是生鲜消费所带来的高频流量。
此前,包罗盒马总裁侯毅在内的业内人士也示意,前置仓基本不可能盈利,只能沦为过渡性产物。然则它的流量是有价值的。
对比小店与前置仓模式的优劣我们不难发现,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门店体验。
前置仓由于没有选址限制,让其能在赛马圈地的时代放肆扩张,吸引流量已获取资源青睐。相反小店模式不仅投入是前置仓的一倍,门店选址更是阻碍者开店的历程。
不外建仓容易养仓难。随着门店增多,前置仓的规模效应并未获得体现,虽然后台成本被分摊,采购成本下降,但生鲜的低毛利、高消耗却没有由于规模扩大而改变。
相反,相比于“抵家 到店”的小店模式,专注于抵家的前置仓显然更“重”,缺乏到店营业分摊配送成本,历久只能靠资源补助赚取流量。而恰恰生鲜是一门公认的高频、低客单价生意,低毛利与高额运营成本之间的矛盾,被誉为最大的模式“硬伤”。
其次,由于缺乏门店体验,前置仓只能通过烧钱补助换流量,这样的流量很容易随着补助的增减从而快速聚合和流失。
虽然没有前置仓生长快,但小店模式却能做到稳,门店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体验窗口,照样促清打折、削减消耗的动态平台,进一步减轻运营成本。
总体来看,生鲜的高频流量仍是巨头、资源争相争取的蛋糕,未来的竞争会更猛烈。但流量并不是目的,烧钱换流量的时代已经已往,回归零售本质才是磨练各路玩家的硬实力。
对于前置仓而言,不仅要面临资源的退潮,还需要面临小店带来的潜在威胁。前置仓将若何自救?将成为2020年生鲜行业的最大看点。
本文经授权公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内容为作者自力看法,不代表亿欧态度。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